“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七夕节。这是一个带着星辰光辉的古老节日,也是民间传说中牛郎和织女一年一度“银河鹊桥会”的日子。“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爱情故事,传承着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美好情感和精神气质。
【资料图】
七夕也是民间的“乞巧节”。人们尊崇织女聪慧灵巧、多才多艺,在七夕之夜,向织女乞求智巧。又因为参加节日活动的大多为闺阁妇女,因此也称“女儿节”。过节时,她们多在庭院聚会,穿新衣、拜双星、摆香案、供果品,穿针引线、搭接彩缕,进行各项乞巧活动。
那么,老底子的上海人又是如何过七夕节的呢?根据旧时典籍记载,地处江南水乡的上海,也曾有着“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的七夕民俗活动。
品尝巧果
据记载,七夕节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发展于明清。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关于乞巧的文字。
七夕的节令食品,当以巧果为最。顾禄《清嘉录》则记载了当时吴地的巧食:七夕前,市上已卖巧果,有以面白和糖,绾作苎结之形,油氽令脆者,俗呼为“苎结”。浙南民间在这一天用大米粉加糖制成一种条形的食品,叫作“巧团”,其中“巧”字寄托着食用者心灵手巧的美好愿望,实际上就是油面糖蜜。
一般市民在家中用馄饨皮油炸成小点心,撒上芝麻,再放上一点白糖,吃起来一口一个酥脆。在七夕这个日子里,就是要让人甜到心里。秦锡田撰《周浦塘竹枝词》云:“薄薄铺平盘巧果,新翻花样费平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明代就有此俗。“七月七,制米面为各项巧食”,因此有“七月七,吃巧食”的俗谚。
当时生活节奏慢,人们在品尝巧果的同时,也吃花生瓜果、喝茶聊天,玩乞巧游戏等,不一而足。正如一首民间歌谣所写:“几多女伴拜前庭,艳说银河驾鹊翎;巧果堆盘争负胜,年年乞巧祈双星。”
染红指甲
早年的这一习俗,与当代女子的美甲大相径庭。那个年代没有指甲油,没有化学染品,苏州人顾禄《清嘉录》中这样记载:在整个江南地区,每到七夕节,姑娘们就捣凤仙花汁,染红无名指尖及小指尖,叫作“染红指甲”。
凤仙花,有红、白两色,初夏至深秋,相继开放,看似不怎么名贵的草本小花,却很受年轻女子的喜爱。她们先将凤仙花捣成碎末,再加进明矾和少量的水,涂在指甲上晾干,红指甲颜色特别鲜艳,而且能保持几个月不掉色,甚至能够保持到春节。不仅让女孩子手指变得更加灵巧,还可以让年长者过目,使老人家眼睛不花。晚清李行南在《申江竹枝词》中所述:“金凤染成红指甲,玉尖片片弄桃花。”
投针验巧
七夕前夜,盛一杯沸水和冷水混合起来的“阴阳水”,放置中庭,等天明日出之后,在太阳底下晾晒,直到水面慢慢生成一层薄膜,捏一枚小针放在水面上,观察水底小针的投影。如果影子是一条细线即为“乞得巧”,如呈现如棒槌等一般的粗线,即为“乞得拙”,以此来检验一个女子是心灵手巧还是笨手笨脚,这就是投针验巧。
浦东人倪绳中撰《南汇县竹枝词》说:“弯弯凉月挂银河,七夕穿针兴若何。”因为七夕要乞巧,江南女子一般都工于女红,过七夕节,女子都要做针线活,于是就有“月下穿针”,有穿五孔针、七孔针、九孔针的传说。无论是丢巧针里的满满仪式感,还是比赛谁穿针引线多,以针验巧的各种方式,将女红才艺与竞技比赛结合,也为七夕增添了一些集体活动的趣味。
其实,“乞巧”也兼有“乞爱”之意,是对爱情、婚姻和美满家庭的渴望。清代诗人吴曼云在《江乡节物诗》中写道:“穿线年年约北邻,更将余巧试针神。谁家独见龙梭影,绣出鸳鸯不度人。”“投针验巧”也好,“月下穿针”也罢,女子除了乞求高超的手艺外,还暗暗乞求上苍能为她匹配一个如意郎君。
种生求子
这是明清时盛行七夕的一种闺中游戏。七夕前数日,女子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谷板”。
另有一种做法,是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苏南、上海一带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
此外,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祭拜双星
七夕也有祭拜织女星与文魁星的习俗。节日前夕,女子们事先约好主祭人家,大家分摊采购供品,斋戒沐浴,在主祭人家的庭院里摆好供桌和各式祭品。然后轮流在桌前对着天上的双星焚香礼拜,并且默念自己的心事。
有的地方还对天祈祷,口诵“乞巧星,智慧星,谁望见,会聪明”。如果此时正巧看到织女星,便会喜上眉梢,认为自己已向织女乞到了智巧,视为吉兆。
七夕这天,男子也有祭拜重任。相传七月七日是文魁星(魁星主文事)的生日,想要博取功名的读书人,一定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文运亨通、一举夺魁。
兴香桥会
江南的七夕节,举办香桥会是很热闹的一个风俗活动。香客们请手艺高明的匠人所搭香桥,所用材料和资费均由香客们“众筹”承担。
香桥桥身一般长约4至5米,宽约0.5米,用裹头香搭成,各种颜色的毛线组成桥的栏杆上的装饰。香桥的正中,放上各家各户送来的檀香包堆砌成精巧的香亭。
民间传说中,喜鹊因搭桥让牛郎织女相会,急需大量绳子,当初为这对情人说媒的老黄牛,想起民间在端午节给小孩手腕拴彩绳以求健康,取名“健绳”的风俗,就发动人们献绳。因此在江南,同样有着“健绳”“献绳”的习俗,指代端午节时给儿女戴上的彩绳,到七夕节前夜可以从手腕上解下来,扔到屋顶或窗台,寓意送给喜鹊衔去搭香桥,从而表达对牛郎织女的声援与支持。
香桥会一般要持续一整天,入夜后香烛点燃焚化,火光映天,馨香弥漫,人们憧憬着牛郎织女已走过自己献赠的香桥相会了,于是怀着虔诚和满足,尽兴而归。
喜蛛应巧
这一习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述得更为详细:“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该习俗历经多个朝代演变,验巧之法不尽相同。
从明中叶以来的几部上海《崇明县志·风俗》卷都有七夕节记载,还提到了:“藏蜘蛛于盒,旦日启视,丝有条理者,为得巧。”也就是说,七夕之夜,将一只蜘蛛放进盒子,加盖。次日一早开启,蜘蛛结网如果条理清晰,算是得了巧,如果横七竖八,则谓少得巧。
瓜果作会
明代松江府有“以菱芡瓜果为七夕之会”的习俗。清代文人竹枝词云:“陈瓜果作乞巧会,小男女罗拜月下。”
上海旧时风俗,在七夕陈列瓜果,女儿遥拜银河,称为“乞巧会”。南汇县风俗在七夕瓜果中,必须要有西瓜,当地谚语说:“七月七,买个西瓜刀上切。”
1930年代,作家阿英在《女儿节的故事》中写道:“巧节(又称乞巧会)在晚间;孩儿们洒扫庭园或露台,陈瓜果、洒饵,肴馔,燃香烛,礼拜双星。有的还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用青竹竿,戴绿荷叶,系于庭,以当承露盘;以西瓜雕刻成花,燃烛,谓之‘瓜灯’。”作家的记述,也形象地描绘出了当年“瓜果作会”的有趣场景
时至今日曾经的七夕习俗已渐渐不为人知但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一直流传至今
久远的爱情故事赋予七夕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也承载着人们对爱情圆满的向往演绎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朴实期许
(作者为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